前言:
①我不玩手杀,不了解手杀近几年的创新内容,我建议玩手杀的朋友自己开篇回答
②我不是很想写“没实装网杀”、“实体卡已绝版”的黑历史sp武将&因结算复杂繁琐而被重做过的初版一将成名
③我提供一个可作为判断“新概念”的标准:是否在实体卡的纸质规则中有过解释。诸如“额外回合”、“高体力上限”这些实则是创新元素,而非推出的新概念(也包括我氵字数提到的单卡双将、技能成长等)
风包
虽然标准包的很多技能(如马超“马术”、陆逊“谦逊”等)已经有了锁定技的苗头,但这个概念的正式确立是在风包。
风包的曹仁虽说是各类涉及翻面的武将里资历最老的,但此时曹仁的技能是“摸三张牌并跳过下个回合”。“跳过下个回合”颇具所谓“跨回合记忆”的不讨喜因素,这里算是埋了一个伏笔吧。
值得一提的是,风包还奠定了一个历来为三国杀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传统,既“神将采用自家拓展包的新概念”。风包神关羽五血双锁定技,外加“令该角色死亡”的不讲理操作想必令许多人印象深刻吧。
标记不便记忆,但在当时只有神将(风包神关、林包神吕布,后来的神司马,再之后的神陆逊)有此殊荣,而实体卡普遍配备了大量标记供玩家使用,要说还是很走心的。
即“置于武将牌上”,老周泰是在这个创意上“不屈”是迈出第一步的武将。
比较尴尬的是,风包的神将没能进一步使用此创新,反倒是火包的神诸葛将这个元素发扬光大。
我们如今统称这类操作为【移出游戏】,但等到“移出游戏”这四字真正写进武将技能似乎还得到几年之后的雷包呢。
军争篇
注意这是个卡牌拓展包,而非武将拓展包。前面有答主把横置重置归到火包(庞统♣️手牌当作【铁索连环】使用或重铸),有点本末倒置的说…
火包
契合“侵略如火”这一设计灵感,该拓展包的成员都有自己的输出技能。
颜良文丑在武将牌上“贴贴”,虽然算不上是一个概念,不过想必刚看到这张武将牌时,你总会发出“居然还能这样”的感慨吧。
林包
这一概念被系统确立之后,随即追封到了风包的翻面系元老曹仁头上,巧妙地从规则层面规避了“跳过下个回合”可能涉及的跨回合记忆问题。
山包
引入了三国杀玩家最大的乐子(确信)
阴包
虽然但是,在不配备标记辅助记忆的情况下,这个概念对线下实体卡玩家是较为不友好的。
评论补充的“探虎”吕蒙,首先这张卡原本写的不是“转换技”,阴包能有相似的机制顶多说是致(ban)敬(yun)了这个上古黑历史…
考虑到读者可能对这些“新出的”武将不是特别熟悉,以下篇幅不水藏图,直接贴武将技能了:
雷包
虽然此前的很多武将都有“移出游戏”的元素,但大大方方把“移出游戏”写在技能里的恐怕还是雷包的周妃了。
实话实说,这是我最反感的创新概念了,我在这个链接里详细地谈过为什么“废除装备”是如此不和谐、不讨喜、不好玩。
经典国战
【明置】、【暗置】两个概念是身份武将走向国战的基础,没啥值得展开说的;而【叠置】是“翻面跳回合”这类体系在国战背景下的翻版——毕竟国战武将可不敢乱翻面。
国战-阵
国战-势
经提醒我才想到主将也能移走(糜夫人),这里是我疏忽了。
国战-变
国战-权
SP
这是经常被人拿出来口诛笔伐的旧事了(尽管“对方”可能是这个语境下最简明易懂的用法了)
顺便提一下,蓝姜维是15年的,郭皇后要等到16年。
开个玩笑(
一将成名&界限突破评论提到了界徐庶,但这货原版描述是真的让玩家用手一张张翻来着。
基本没什么新概念产生…
原创之魂
自此,网杀开始在抛弃面杀、追求盈利的道路上狂奔…
用间篇(手杀、线下)
应变篇(OL专属)
本质是在特定条件下强化牌的效果。
文德武备(OL专属)
算是把国战的元素融入了身份局
大概就知道这些,还望先生赞我